關于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報告的公示
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
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報告
建設單位: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
編制單位: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六月
建 設 單 位: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趙甜甜
編 制 單 位: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趙甜甜
項 目 負 責 人:張紅燕
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位于汶上縣經濟開發區曙光路12號,公司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2019年公司因發展需要擬投資500萬元建設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其中環保投資5萬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要求,2019年我公司委托編制完成了《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20年2月17日濟寧市生態環境局汶上縣分局對該項目進行了批復(濟環報告表(汶上)[2020]17號)。
目前項目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及配套的環保設施等已建設完成,運行狀況穩定,已具備每年180萬件服裝生產加工能力。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該項目需要開展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在確保項目主體工程調試工況穩定、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的情況下,我公司委托山東大洲環境監測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27日~2020年5月28日進行了現場采樣與監測。根據項目建設實際情況,在綜合分析評價監測結果的基礎上,我單位參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要求自行編制了本報告。
通過對該項目外排污染物達標、污染治理效果的監測,對該項目環境管理水平調查,綜合分析評價得出結論,以驗收監測報告的形式提供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及驗收后日常監督管理的技術依據。
本次驗收項目為“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通過對本項目的實際建設內容進行調查,核實本項目的產品內容以及各個工段原輔材料的使用情況和實際生產能力。
對照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及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復意見要求,核查項目的建設內容、建設規模以及各項環保治理設施建設完成清況。對環境影響報告表以及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復中提及的有關廢水、廢氣、噪聲和固體廢物的產生、排放情況進行監測、統計。
按照“三同時”要求,調查各項環保設施是否安裝到位,調查各個生產工段的污染物的實際產生情況以及相應的環保設施是否建設到位和實際運行情況。
調查環評批復的落實情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落實情況等。
核查周圍敏感保護目標分布及受影響情況。
本次驗收范圍為“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及其批復中有關的各項環保設施和措施。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1月實施);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10.26實施);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01.01實施);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12.29通過);
(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2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10月實施);
(7)山東省人民政府 魯政辦發[2006]60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7月;
(8)山東省環境保護廳 魯環評函[2013]138號《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加強建設項目特征污染物監管和綠色生態屏障建設》,2013年3月27日;
(9)國家環境保護部環發[2012]98號《關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2012年8月;
(10)國家環境保護部環發[2012]77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2012年7月;
(11)國家環境保護部國環規環評[2017]4號《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2017年11月;
(12)《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
(1) 《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2)濟寧市生態環境局汶上縣分局《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審批意見》。
驗收執行標準來源于環評報告以及環評批復確定的標準,在環評文件審批之后發布或修訂的標準、規范和準入要求等對已經批準的建設項目執行新規定有明確時限要求的,按新規定執行。特別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圍、時間,按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執行,據此確定本次驗收項目執行標準,主要包括以下污染物排放標準:
(1)噪聲: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
(2)固廢:一般固廢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單標準要求。
本項目位于汶上縣經濟開發區曙光路12號,周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廠址附近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與瀕危珍稀野生動植物分布。項目具體地理位置見圖3-1。
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位于汶上縣經濟開發區曙光路12號,根據本產品的性質、規模、生產流程、運輸、消防、安全和環境保護的要求,結合場地自然條件等因素,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對建筑物、運輸、綠化進行布置,能配備較為完善的供電、供水、排水、通訊等基礎設施。項目的總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廠區平面布置見圖3-2。
根據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及批復,確定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50m。項目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無居民區、政府機關、學校等環境敏感點,距離本項目生產車間最近的敏感目標為南側4300m的如意花園小區,滿足衛生防護距離的要求。
廠區周圍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見表3-1和圖3-3。
表3-1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
類 別 |
目標 |
相對方位 |
相對距離(m) |
功 能 |
環境空氣 聲環境 |
關帝廟村 |
SW |
530 |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5-2012)二級標準 《聲環境質量標準》 (GB3096-2008)2類標準 |
如意花園小區 |
S |
430 |
||
汶上縣經濟開發區小學 |
N |
940 |
||
路通花園社區 |
W |
870 |
||
汶上縣經濟開發區醫院 |
NE |
1070 |
||
地表水 |
泉河 |
W |
1200 |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 |
地下水 |
項目周邊淺層地下水 |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 |
3.3項目工程概況
項目名稱: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
建設性質:改擴建;
行業類別及代碼:C181機織服裝制造;
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本項目現有職工150人,本次改擴建項目新增勞動定員200人,單班工作制,每天生產8小時。
項目總投資:總投資500萬元,環保投資5萬元,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1%;
建設地點:項目位于汶上縣經濟開發區曙光路12號。
建設內容及規模:本項目本次改擴建項目不新建車間,在現有廠房內擴建,占地面積30015m2,根據生產需要淘汰現有的所有老舊設備共146臺(套),新上設備686臺(套),預計180萬件/年服裝加工。
3.3.1主要產品及原輔材料消耗
該項目產品方案詳見表3-2,原輔料消耗情況見表3-3。
表3-2 項目產品方案一覽表
序號 |
名稱 |
單位 |
擴建項目 年產量 |
原有項目 年產量 |
合計 |
1 |
成衣 |
件 |
50萬 |
80萬 |
130萬 |
2 |
羽絨服 |
件 |
50萬 |
/ |
50萬 |
3 |
合計 |
件 |
100萬 |
80萬 |
180萬 |
表3-3 項目原輔材料消耗情況
序號 |
名稱 |
單位 |
擴建項目年用量 |
原有項目年用量 |
擴建后用量合計 |
1 |
布 |
萬米 |
270 |
200 |
470 |
2 |
扣子 |
萬個 |
300 |
240 |
540 |
3 |
拉鏈 |
萬套 |
100 |
80 |
180 |
4 |
商標 |
萬個 |
100 |
80 |
180 |
5 |
縫紉線 |
萬軸 |
5 |
4 |
9 |
6 |
羽絨 |
噸 |
5 |
/ |
5 |
7 |
絲綿 |
噸 |
1 |
/ |
1 |
3.3.2 主要生產設備
該項目主要生產設備詳見表3-6。
表3-6 項目生產設備一覽表
序號 |
名稱 |
型號 |
環評數量 (臺/套) |
實際數量(臺/套) |
1 |
電腦縫紉機 |
/ |
350 |
350 |
2 |
刀車平縫機 |
/ |
20 |
20 |
3 |
套接機 |
/ |
10 |
10 |
4 |
釘扣機 |
/ |
8 |
8 |
5 |
打四合機 |
/ |
20 |
20 |
6 |
平鎖眼機 |
/ |
5 |
5 |
7 |
圓頭眼機 |
/ |
4 |
4 |
8 |
充絨機 |
/ |
2 |
2 |
9 |
自動行縫紉機 |
/ |
10 |
10 |
10 |
整燙機 |
/ |
5 |
5 |
11 |
雙針機 |
/ |
20 |
20 |
12 |
燙臺 |
/ |
48 |
48 |
13 |
自動剪線毛機 |
/ |
10 |
10 |
14 |
拷邊機 |
/ |
65 |
65 |
15 |
自動打包機 |
/ |
2 |
2 |
16 |
檢針機 |
/ |
8 |
8 |
17 |
自繞扣機 |
/ |
2 |
2 |
18 |
鏈條雙針 |
/ |
12 |
12 |
19 |
三針五線 |
/ |
15 |
15 |
20 |
粘襯機 |
/ |
3 |
3 |
21 |
一體包邊機 |
/ |
16 |
16 |
22 |
撬邊機 |
/ |
12 |
12 |
23 |
埋夾機 |
/ |
8 |
8 |
24 |
多針機 |
/ |
10 |
10 |
25 |
橡筋多針機 |
/ |
5 |
5 |
26 |
加熱褲攀機 |
/ |
2 |
2 |
27 |
打點機 |
/ |
2 |
2 |
28 |
切袋機 |
/ |
2 |
2 |
29 |
切帶機 |
/ |
2 |
2 |
30 |
驗布機 |
/ |
2 |
2 |
31 |
龍門刀 |
/ |
1 |
1 |
32 |
吸線頭機 |
/ |
3 |
3 |
33 |
自動拉布機 |
/ |
1 |
1 |
34 |
切魔術貼機器 |
/ |
1 |
1 |
35 |
合計 |
|
686 |
686 |
3.3.3公用工程
3.3.3.1給水
本項目用水主要為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主要是職工日常生活所用,本項目原有職工150人,本次改擴建項目新增勞動定員200人,廠區設置食堂,年生產天數為300天,按50L/人·d計算,生活用水量為10m3/d(3000m3/a)。
綜上,本項目總用水量約3000m3/a,生活用水由當地供水管網供給,可滿足公司生活需求。
3.4.3.2排水
本項目采用雨水、污水分流體制,雨水收集后排入開發區市政雨水管網。
本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與排放,生活污水產污系數按0.8計,則生活污水產生量2400m3/a,經化糞池收集后,經市政管網進入山東公用集團汶上水務有限公司集中處理。
3.4.3.3供電
項目用電由濟寧市汶上供電網絡接入廠內,廠內配電室配備變壓器,可以滿足生產用電需要,年用電量為20萬kW.h。
3.4.1工藝流程
本項目主要生產成衣、羽絨服和棉服,根據建設方提供的工藝,項目生產工藝如下:
(一)成衣生產工藝流程
1、裁剪:將原料按照不用規格要求進行裁剪,本工序產生少量粉塵、下腳料、噪聲。
2、縫合:將裁剪后的布料通過縫紉機等縫合成型,本工序產生噪聲。
3、鎖眼、釘扣:通過釘扣機、鎖眼機等將外購紐扣等縫制成型,本工序產生噪聲。
4、檢驗:檢驗成品,不合格產品重新縫制,本工序產生下腳料。
5、燙平:將合格產品進行熨燙,便得到產品。
6、包裝:將熨燙后的服裝進行包裝,入庫待售。
(二)羽絨服、棉衣生產工藝流程
1、裁剪:將原料按照不用規格要求進行裁剪,本工序產生粉塵、下腳料、噪聲。
2、縫片:將裁剪好的布料縫制成封閉布片。
3、充絨:通過充絨機將羽絨、絲綿充入布片中,本工序產生粉塵和噪聲。
4、縫合:將充絨后的布料通過縫紉機等縫合成型,本工序產生噪聲。
4、鎖眼、釘扣:通過釘扣機、鎖眼機等將外購紐扣等縫制成型,本工序產生噪聲。
5、檢驗:檢驗成品,不合格產品重新縫制,本工序產生下腳料。
6、燙平:將合格產品進行熨燙,便得到產品。
7、包裝:將熨燙后的服裝進行包裝,入庫待售。
3.4.2污染物產生情況
1、廢氣:項目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生產過程中裁剪、充絨(棉)等工序產生的少量粉塵及食堂油煙。
2、廢水:本項目無生產廢水,主要廢水為生活污水。
3、噪聲:項目的噪聲主要為生產設備運行產生的噪聲,噪聲級在70~85dB之間。
4、固體廢物:本項目固廢主要是生活垃圾、廢包裝材料和邊角料等;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外運集中處理。
廢包裝材料和邊角料收集后全部外售處理。
本項目設計與實際建設基本一致。
4.1.1廢氣治理措施
項目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生產過程中裁剪、充絨(棉)等工序產生的少量粉塵及食堂油煙。裁剪、充絨(棉)等工序產生的粉塵量很少,且充絨(棉)工序位于車間內的單獨密閉操作間內,粉塵大部分在操作間內部沉降。
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通過高于建筑物1.5m的排氣筒排放。
4.1.2廢水
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后,經市政管網進入山東公用集團汶上水務有限公司集中處理。
4.1.3固廢
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廢包裝材料及邊角料生活垃圾經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外運集中處理;廢包裝材料及邊角料回收外售。
4.1.4噪聲
本項目生產過程中的噪聲主要是生產設備運行噪聲,噪聲值在70~80dB(A)。設備布置在生產車間內,安裝基礎進行減震處理,通過車間隔聲和距離衰減較少噪聲排放。
4.2 環境管理檢查
4.2.1環保審批手續
該項目建設前,根據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有關規定,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履行了環境影響審批手續,有關檔案齊全。
4.2.2 環境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及執行情況
公司重視環保工作,嚴格遵守環保相關法律法規,配備了專門的環保人員,建立和健全了各項環境保護制度。
4.2.3 環保設施的管理、運行及維護檢查
我公司對環保設施實施專人負責,責任到人的工作制度,并對不同的環保實施制定了相應的運行維護作業指導書,保證了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
4.2.4 環境保護監測機構、人員的配置情況
企業目前不具備對噪聲的自主監測能力,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定期監測。
4.2.5 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本項目的環境風險主要涉及火災次生環境污染事故可能導致人身安全和環境受到損害等風險。針對項目存在的風險,企業安排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環保設施運行的管理和監督,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保持車間良好通風,車間配備了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公司成立了事故應急處理小組,對公司可能存在的突發性風險做了相應的防護措施,同時對企業員工進行了相關的培訓宣貫。
4.2.7 環保設施投資
本項目環保投資核查如表4-2所示。
表4-2環保投資核查一覽表
項目 |
序號 |
針對產污環節 |
措施 |
投資數(萬元) |
廢氣 |
1 |
食堂油煙 |
食堂油煙:集氣罩+油煙凈化器 |
2.0 |
廢水 |
2 |
生活污水 |
化糞池 |
1.0 |
固廢 |
3 |
一般固廢 |
廢包裝材料及邊角料收集后外售 |
1.0 |
4 |
生活垃圾 |
暫存于垃圾桶,由環衛部門定期處理 |
||
噪聲 |
5 |
選用高效低噪設備;對產生噪音的設備采用減振墊等。 |
1.0 |
|
合計 |
5.0 |
以下內容,摘自《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5.1.1環評結論
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相關環保政策,選址符合當地規劃。在嚴格加強管理、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后,項目污染物排放可以滿足國家規定的相應排放標準要求,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本項目是可行的。
5.1.2環評建議
2、項目投產后,應確保污染物治理設施運轉正常,確保各污染物實現達標排放。
3、嚴格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認真執行操作規程。
4、加強車間工人的勞動安全保護,根據不同的工序,要配有不同的防護設施、切實維護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
環評影響報告表批復內容如下。
經研究,對《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批復如下:
一、該項目為改擴建項目,位于汶上縣經濟開發區曙光路12號,總投資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5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依托現有工程,淘汰老舊設備146臺(套),新上設備686臺(套),將生產規模從年產80萬件,增加到180萬件,同時配套建設儲運工程及環保工程。主要生產工藝為:將外購的布料等經裁剪、縫制、鎖眼、釘扣(拉鏈、標牌)、棉衣充羽絨(絲綿)、檢驗、整燙即為產品。經審查,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通過落實報告表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項目對周圍影響較小,從環保角度分析,同意該項目建設。
二、該項目營運期必須落實報告表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和以下要求:
1、熨燙工序使用的蒸汽由山東聯興能源有限公司提供;裁剪、棉衣充絨(羽絨或絲綿)工序產生的粉塵排放濃度應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食堂燃用清潔能源,產生的油煙經油煙凈化裝置處理后通過高于建筑物1.5m的排氣筒排放,油煙排放濃度應符合《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2006)表2標準要求。
2、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單獨收集后外排;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污水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082-1999)及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要求后,經污水管網排入山東公用集團汶上水務(佛都)有限公司處理?;S池、污水管道、固體廢物貯存場地等采取嚴格的防滲處理,防止污染地下水。
3、選用低噪音生產設備,生產設備全部合理設置在室內,采取降噪、減震措施,確保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
4、固體廢物要依法合理處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廢包裝袋等收集后外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及時清運處理;確保固體廢物處置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要求。
5、加強安全生產與環保管理,落實報告表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
6、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設置規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和固體廢物貯存場所,并設立標志牌。
三、項目建設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認真落實各項環保措施和要求。項目建成經我局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
四、若該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污染防治措施等發生重大變化,應當重新向我局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五、環境影響報告表自批復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該項目開工建設,該報告表應報我局重新審核。
第六章 驗收執行標準
驗收執行標準來源于環評報告以及環評批復確定的標準,在環評文件審批之后發布或修訂的標準、規范和準入要求等對已經批準的建設項目執行新規定有明確時限要求的,按新規定執行。特別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圍、時間,按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執行,據此確定本次驗收項目執行標準。
(1)、無組織廢氣執行標準
本項目無組織廢氣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2)有組織廢氣執行標準
本項目有組織廢氣執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2006)表2標準。
6.3噪聲執行標準
根據環評、批復及區域環保要求,項目營運期廠界噪聲應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中的3類標準,具體標準內容見表6-2。
表6-2 本項目噪聲排放標準
污染物 |
執行標準 |
晝間 |
夜間 |
廠界噪聲 |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中的3類 |
65 |
55 |
根據濟寧市生態環境局汶上縣分局對《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意見,本項目未下達總量指標。
7.1 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本次驗收主要對針對于項目有組織廢氣、無組織廢氣、噪聲的排放情況進行了監測,驗收項目具體監測內容如下。
7.2廢氣監測點位、監測內容及監測頻次
項目區內設置4個檢測點,上風向1個點位,下風向3個點位,進行無組織顆粒物監測;現場2根有組織排氣筒,對有組織排氣筒產生的廢氣進行監測。
點位名稱 |
監測項目 |
監測頻次 |
無組織廢氣 |
顆粒物 |
每天3次,連續2天 |
有組織廢氣 |
顆粒物 |
每天3次,連續2天 |
7.3噪聲監測點位、監測內容及監測頻次
在本項目東、南、西、北4個方向廠界外 1m 處各布設一個監測點, 監測點高度為1.2m。 具體監測內容見表 7-3,具體監測點位見下圖。
表 7-3噪聲監測內容一覽表
監測點位 |
監測項目 |
監測頻次 |
監測方法及來源 |
廠界東 |
廠界噪聲 |
監測兩天, (因夜間企業不生產,故不進行夜間噪聲檢測) |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
廠界南 |
|||
廠界西 |
|||
廠界北 |
8.1 監測分析方法
本項目監測分析方法見表8-1。
表8-1 本項目監測分析方法
檢測類別 |
檢測項目 |
檢測依據 |
檢出限 |
無組織廢氣 |
顆粒物 |
GB/T 15432-1995 及修改單 |
/ |
有組織廢氣 |
油煙 |
GB 18483-2001 |
0.001 mg/m3 |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 |
等效連續A聲級 |
GB 12348-2008 |
/ |
8.2 人員資質
本項目污染物治理設施的監測委托山東大洲環境監測有限公司進行,現場采樣人員均持證上崗,資質及能力詳見附件。
8.3 質量控制措施
8.3.1氣體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1)廢氣監測質量保證按照國家環保局發布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空氣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的要求與規定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
(2)驗收監測中及時了解工況情況,確保監測過程中工況負荷滿足有關要求;合理布設監測點位,確保各監測點位布設的科學性和可比性;監測分析方法采用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標準(或推薦)分析方法,監測人員經過考核并持有合格證書;監測數據嚴格實行復核審核制度。
(3)盡量避免被測排放物中共存污染物因子對儀器分析的交叉干擾;被測排放物的濃度在儀器測試量程的有效范圍即儀器量程的30%~70%之間。
(4)采樣儀器在進入現場前對采樣器流量計、流速計等進行校核。煙氣監測(分析)儀器在監測前按監測因子分別用標準氣體和流量計對其進行標定,在監測時確保其采樣流量。
(5)參加監測采樣和測試的人員持證上崗;廢氣監測的質量保證按照原國家環保局發布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和規定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監測期間設備運行參數固定,監測點位布置合理,采樣器在采樣前對流量計進行校準。
廠界噪聲監測按《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 -2008)進行。質量保證和質控按照國家環保局《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噪聲部分)進行。監測采樣和測試的人員持證上崗;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按照國家環保局《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噪聲部分)進行。使用前后對噪聲儀進行校準。
在驗收監測期間,項目生產工況穩定,環保設施運轉正常,滿足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中對生產工況的要求,符合驗收監測條件。因此本次監測為有效工況,檢測結果能作為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依據。
9.2.1污染物達標排放監測結果
9.2.1.1有組織廢氣監測結果
油煙廢氣檢測結果表
采樣日期 |
采樣點位 |
檢測項目 |
檢測結果 (mg/m3) |
備注 |
2020.05.27 |
油煙排氣筒1# |
油煙 |
0.50 |
—— |
油煙排氣筒2# |
油煙 |
0.52 |
—— |
|
2020.05.28 |
油煙排氣筒1# |
油煙 |
0.53 |
—— |
油煙排氣筒2# |
油煙 |
0.52 |
—— |
9.2.1.2無組織廢氣監測結果
無組織廢氣監測結果表
采樣日期 |
檢測項目 |
上風向 |
下風向1# |
下風向2# |
下風向3# |
單位(mg/m3) |
|||||
2020.05.27 |
總懸浮顆粒物(TSP) |
0.166 |
0.276 |
0.350 |
0.405 |
0.203 |
0.313 |
0.369 |
0.424 |
||
0.240 |
0.332 |
0.387 |
0.442 |
||
2020.05.28 |
總懸浮顆粒物(TSP) |
0.184 |
0.295 |
0.369 |
0.424 |
0.203 |
0.332 |
0.387 |
0.442 |
||
0.221 |
0.313 |
0.350 |
0.405 |
9.2.1.3檢測期間氣象參數
采樣日期 |
時間 |
風向 |
風速(m/s) |
氣溫(℃) |
氣壓(kPa) |
低云量 |
總云量 |
2020.05.27 |
10:30 |
南 |
2.3 |
27.8 |
100.11 |
2 |
3 |
11:40 |
南 |
2.4 |
28.9 |
100.01 |
1 |
2 |
|
13:20 |
南 |
2.3 |
29.1 |
99.91 |
1 |
2 |
|
2020.05.28 |
09:20 |
南 |
2.4 |
27.7 |
100.71 |
2 |
3 |
10:30 |
南 |
2.4 |
27.2 |
100.81 |
2 |
2 |
|
11:50 |
南 |
2.3 |
28.3 |
100.12 |
1 |
2 |
由監測結果可見,驗收監測期間,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裝置處理后排氣筒中油煙放濃度最大值為0.53mg/m3。排放濃度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2006)表2標準要求。
無組織排放顆粒物監測結果最大值為0.442mg/m3,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
9.2.2廠界噪聲監測結果
廠界噪聲監測結果見表9-3。
表9-3 廠界噪聲監測結果 單位:dB(A)
檢測日期 |
檢測時間 |
檢測點位 |
聲源類型 |
測量結果dB(A) LAeq |
備注 |
2020.05.27 |
08:50 |
東廠界 |
工業噪聲 |
55.6 |
—— |
09:13 |
南廠界 |
工業噪聲 |
56.4 |
||
09:26 |
西廠界 |
工業噪聲 |
55.1 |
||
09:58 |
北廠界 |
工業噪聲 |
55.9 |
||
22:00 |
東廠界 |
工業噪聲 |
48.8 |
||
22:12 |
南廠界 |
工業噪聲 |
48.9 |
||
22:26 |
西廠界 |
工業噪聲 |
48.5 |
||
22:44 |
北廠界 |
工業噪聲 |
48.8 |
||
2020.05.28 |
08:45 |
東廠界 |
工業噪聲 |
55.5 |
—— |
09:00 |
南廠界 |
工業噪聲 |
57.6 |
||
09:15 |
西廠界 |
工業噪聲 |
55.1 |
||
09:29 |
北廠界 |
工業噪聲 |
55.9 |
||
22:30 |
東廠界 |
工業噪聲 |
48.9 |
||
22:46 |
南廠界 |
工業噪聲 |
49.8 |
||
22:59 |
西廠界 |
工業噪聲 |
49.0 |
||
23:14 |
北廠界 |
工業噪聲 |
47.9 |
噪聲監測結論:驗收監測期間,東、西、南、北個四個廠界的噪聲最高值為57.6dB(A),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 -2008)中3類標準要求。
9.2.2污染物總量控制核算結果
該項目無SO2、NOX產生,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處理后經污水管網排入山東公用集團汶上水務(佛都)有限公司處理,不外排,滿足環評及批復要求。
驗收報告中,根據現場檢查和監測結果,逐一落實環評批復要求,對未落實的情況進行分析。
環評批復落實情況見10-1
表10-1環評批復落實情況
環評批復內容 |
實際建設情況 |
落實情況 |
一、廢水 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雨水單獨收集后外排;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污水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082-1999)及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要求后,經污水管網排入山東公用集團汶上水務(佛都)有限公司處理?;S池、污水管道、固體廢物貯存場地等采取嚴格的防滲處理,防止污染地下水。 |
一、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處理后經污水管網排入山東公用集團汶上水務(佛都)有限公司處理,不外排,滿足環評及批復要求。 |
已落實 |
二、廢氣 熨燙工序使用的蒸汽由山東聯興能源有限公司提供;裁剪、棉衣充絨(羽絨或絲綿)工序產生的粉塵排放濃度應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食堂燃用清潔能源,產生的油煙經油煙凈化裝置處理后通過高于建筑物1.5m的排氣筒排放,油煙排放濃度應符合《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2006)表2標準要求。 |
二、項目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生產過程中裁剪、充絨(棉)等工序產生的少量粉塵及食堂油煙。裁剪、充絨(棉)等工序產生的粉塵量很少,且充絨(棉)工序位于車間內的單獨密閉操作間內,粉塵大部分在操作間內部沉降。 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通過高于建筑物1.5m的排氣筒排放。 |
已落實 |
三、噪聲 選用低噪音生產設備,生產設備全部合理設置在室內,采取降噪、減震措施,確保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 |
三、公司對生產廠區進行了合理布局,機械設備全部置于廠房內,采用了低噪聲設備,并加強設備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將噪聲的影響降至最低。 |
已落實 |
四、固廢 固體廢物要依法合理處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廢包裝袋等收集后外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及時清運處理;確保固體廢物處置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要求。 |
四、項目固廢主要是生活垃圾、廢包裝材料和邊角料等;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外運集中處理。 廢包裝材料和邊角料收集后全部外售處理。 |
已落實 |
2019年12月我公司委托編制完成了《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20年2月17日濟寧市生態環境局汶上縣分局對該項目進行了批復(濟環報告表(汶上)[2020]17號)。
目前項目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及配套的環保設施等已建設完成,運行狀況穩定,已具備年產180萬件服裝加工的能力。項目實際總投資500萬元,環保投資5萬元,占總投資的1%。
11.2.1驗收工況
驗收監測期間,濟寧麗天服飾有限公司年增產100萬件服裝加工項目項目生產工況穩定,環保設施運行正常,滿足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對工況的要求,因此,本次監測結果具有代表性,監測結果能作為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依據。
11.2.2廢水處置檢查結論
項目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其中雨水利用地形由地面有組織地排入道路邊溝,匯集后流入廠界外。
11.2.3 廠界噪聲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裝置處理后排氣筒中油煙放濃度最大值為0.53mg/m3。排放濃度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DB37/597-2006)表2標準要求。
無組織排放顆粒物監測結果最大值為0.442mg/m3,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
11.2.4 廠界噪聲監測結果
驗收監測期間,東、西、南、北個四個廠界的噪聲最高值為57.6dB(A),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 -2008)中3類標準要求。
11.2.4 固廢處置檢查結論
固體廢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廢包裝材料及邊角料,生活垃圾經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外運集中處理;廢包裝材料及邊角料回收外售。
一般固體廢棄物處置要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修改單要求。